宣传教育
廉政文化
首页   >   宣传教育

廉史钩沉丨以廉律己 以勤治事 以公震人

2025-04-16

曾国藩像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是“晚清第一名臣”、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出生于一个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曾国藩临危受命,组建湘军,成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同时,他不仅在战场上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更以廉洁奉公的品德赢得了后世的敬仰。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个中国,清政府的八旗军和绿营兵腐朽不堪,难以抵御太平军的进攻。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被任命为湖南团练大臣,负责组建地方武装力量。他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招募乡勇,建立了湘军。在组建湘军的过程中,曾国藩不仅注重军事训练,更强调廉洁自律,以身作则,要求部下清廉自守。

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亲笔书写“廉”字巨幅匾额悬挂在督府,时刻提醒自己廉洁自守。他一生勤俭清廉,官至总督时,仍穿家人为他纺织的粗布衣和自制的鞋袜,一件青缎马褂,只有在大典迎宾待客时才会穿上,此件马褂跟随他30多年。他还要求家人衣物不得多制,不准用丝绸,不能过多装饰。他明确表示,自己出行无需迎来送往,生活开支上能省则省。他饮食简单,早餐吃开水泡饭,每顿饭以一荤菜为主,“绝不多设”。

曾国藩的廉洁自律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上,更体现在对家人和部下的严格要求中。他经常在日记中提及“清、慎、廉”三箴。他的部下都了解他的人格,都能廉洁自爱,淡泊名利,也从来没有部下给他送礼。正是由于他的勤俭清廉,淡名轻利,远离贪欲,得了人心,得到了部下的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