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作为执政党,建立起一整套的监督制约机制,对于防止权力的蜕化,是完全必要的。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是党内监督的职能机关,在党内监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深入探讨、正确认识党内监督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研究和掌握党内监督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对于纪律检查机关正确地、富有成效地履行监督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监督的基本含义
(1)监督的一般含义
一般含义上说,监督就是一定的社会组织,根据既定的行为规范,对某一具体对象进行的察看、监督活动。
(2)党内监督的基本含义
党内监督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含义:
党内监督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
党内监督是一种制度化的、协调有序的活动;
党内监督是以揭露、评价、纠偏为主要方式的活动过程。
2、党内监督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1)党内监督的基本特点
党内监督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自觉性;强制性;客观性;相对独立性。
(2)党内监督的基本原则
党内监督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平等的原则;公开的原则;群众性原则;保护正当权力的原则。
3、党内监督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1)党内监督的基本任务
按照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令,正确行使职权,防止和减少重大失误和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揭露和处理一切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2)党内监督的核心问题
有对权力予以有效制约,才能保障和发扬党内民主;
只有对权力予以有效制约,才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领导作用;
只有对权力予以有效制约,才能克服和抑制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4、加强党内监督的途径
(1)党内监督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结合的基本原则和方式
党内监督的构成要素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而对构成要素的结合方式的考察也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党内监督要素结合方式的基本问题是领导体制问题,即,党的各级组织、部门、党员在监督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职能监督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党是严格地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党,有关党内监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监督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党员和党的组织部门在监督中的活动和工作都是在党委领导下开展的,因而坚持和维护党委的统一领导,是党内监督要素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哪些层次,哪些方面要素的结合,都应当体现和遵循这一原则。
(2)加强党内监督的主要途径
加强党内监督的途径主要有:
经常地、深入地对广大党员进行教育,努力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监督意识;
有机地协调党内的监督活动和监督工作,努力提高党内监督活动和监督工作的综合效果;
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发展和健全党内监督制度。
5、纪检机关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监督工作的基本方式
(1)纪检机关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内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党的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其中,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内监督的职能机构,在党内监督体系当中,居于重要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纪委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完整的组织系统,这使纪委的监督工作的开展有了坚实可靠的组织保障,而且也使纪委的监督工作的效率能够通过各级纪检组织的努力而覆盖和影响到党组织的各个层次和党内活动的各个方面;纪委是党内监督的职能机构;纪委拥有党章和党内其他重要法规所赋予的权力和手段;纪委是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因而在监督方面具有更大的权威性。
(2)纪检机关监督工作的基本方式
纪委是以监督为基本指责,并掌握一定监督权力的党内专门的监督机关。与这种性质和特点相适应,纪检机关开展监督工作的基本方式主要有:
以监督的方式参与决策;
检查处理违反党内行为规范的组织和个人;
参与党的其他组织和部门开展的具有监督意义的活动;
对带有倾向、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中检查;
根据改革开放、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和群众的反映,广泛地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地给有关组织和部门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协助、督促其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